人工智障 AI带来的三重危机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关于人工智能,有这么一则寓言:一辆加速的列车,一经抵达就远远地把人甩在身后。 幸运的是,列车似乎已经抵达,并没有把人甩在身后。因此,我们只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: * 列车是否仍在加速? * 应该上车吗? * 怎么上车?
人工智障 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的底层逻辑 大语言模型是个黑盒,GPT-4 在早期版本中就如真人一般,而大量使用之后又不禁怀疑:它真的理解了对话吗? AI也许是以我们不同的方式理解,之所以表现相似,是因为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,人脑也是神经网络,正如我们搞不明白人脑怎么冒出意识那样,模型的生成过程也无法解释。 Stephen
人工智障 FastGPT & Dify 应用案例及工作流开发总结 AI+Workflow是当前比较流行的Agent应用开发方式,本博客之前重点对比了:Dify vs FastGPT两个开源项目,也演示了Coze的案例,本文继续分享这两款产品的开发实践,借此对拖控件编排工作流这种低代码开发方式进行阶段性总结,读者顺便也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差异。 特别强调的是,这几款产品迭代得很快,
砖工技术 给 Matrix Synapse 添加中文搜索 Matrix很好很强大,一般服务端都用Synapse,支持的协议最完善,然而它的中文搜索很难用,原因在于PostgreSQL未能正确的给中文分词。另一个服务端项目dendrite 支持CJK (中日韩)分词,也只是略好一些,并且那个项目开发也几乎停滞了。 开源IM软件中原生支持中文搜索的有Mattermost,我参考它给Synapse开发了一个方案,具体的做法是 使用 Zhparser 插件版 Postgres,给数据表添加一个字段,改少量Synapse代码。通过文件映射的方式,尽可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。
人工智障 Coze平台AI聊天机器人的搭建案例 大语言模型问世一年半,出现了越来越多有意思的东西,例如可以在聊天中触发一些UI互动,让大模型使用第三方工具,执行一些自动化工作流,使用低代码开发Agent 代理最近也非常火热,扣子(Coze)是其中优秀的平台,本次,我尝试在coze.
人工智障 Dify VS FastGPT —— 两个出色的整合大模型应用的开源项目 在基于大语言模型 API 的生态上,有那么几种类型的应用解决不同的痛点: 1. 使用最广泛的是网页或软件在API上套壳,方便有网络障碍和弹性需要的用户; 2. 检索增强生成(RAG),适用于垂直和私有化数据领域; 3.
人工智障 AI的轻应用开发只是热闹一时 这篇文章写于2024年1月15日,现在分享到博客上来。 我自己也开发过GPT,对话数超过10k,评分4.5,算排名靠近,不过我也早早取消了Plus订阅,改用API了,那对我来说更好用。 GPT是OpenAI推出的定制版ChatGPT,有点类似于微信小程序。
Ghost Ghost进阶系列:填坑总结 更新时间:2023年3月5日20点32分 除非 Ghost 有你不可替代的功能需求,或者喜欢上手高难度,否则我建议你放弃。 备份和更新 Docker 版不支持完整的 Ghost CLI,
砖工技术 曲线救国:用谷歌语音助理唤起必应聊天 现在手机上的 Bing 应用 已支持 AI 聊天,并且可以语音对话。 声音还行,识别率也高,即便偶尔口误或者识别出错别字,也基本上能够返回正确的回答。 不过,
砖工技术 替代 ChatGPT,用 Notion AI 和 Bing Chat 写文稿 Notion 简介 Notion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云端笔记软件,可以让用户创建各种类型的文档、表格、数据库、任务清单、日程安排等。Notion 支持多人协作,可以轻松地与团队成员共享和编辑文档。
自托管 listmonk:优秀的Newsletter自托管工具 更新时间:2023年8月16日06点59分 Ghost大概是最佳的Newsletter[1]自托管方案,但一来它的学习与搭建成本比较高(参考我的#Ghost 系列博文),二来在Newsletter方面也有诸多限制:不支持SMTP,只支持Mailgun的API。
砖工技术 Docker版PostgreSQL升级迁移(慎用Watchtower更新基础服务) Docker容器更新是个麻烦事,我的话因为大部分服务只有自己在用,也做了数据持久化和备份,就用Watchtower一键更新,这样做很方便但也可能会产生问题,因为有些项目版本迭代会导致配置、数据以及网络环境不兼容,我碰到过的就有:Alist从V2升级到V3导致配置重置;一个更新失败导致后续所有的容器丢失(大坑,建议还是一个一个更新而不是全部一起更新)